每個創作,就像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命運!我所能做的,只是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當然收到版稅也是很重要的)
【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是我寫的第一首歌,也是唯一首以筆名發表的作品,作曲及原唱都是史俊鵬老師,那時是1989年。因為史老師與唱片公司的不合,這張專輯一推出隨即被冷凍。
但是在台灣不紅的這首歌,25年來卻在大陸不斷被盜版、翻唱,國語、蒙語、甚至藏語,都有人翻唱,甚至是鈴聲下載。今日在GOOGLE搜尋這首歌,有超過151萬筆資料!我第一次感受到它流傳的威力是在1990年,在大陸偏僻貴州省貴陽市大街,行經的店舖都在播放這首歌(當然,全部是盜版的)
半個世紀過去,據大陸朋友說,這首歌陪伴剛改革開放無數農民工到都市打工是寂寞的心情-----2010年,大陸中央電視台秋節聯歡晚會,潘安邦唱了這首歌---------
今天是中秋節,送大家這首歌,也想念我的老朋友史俊鵬老師!想跟他說:生命有長短,但是留下的作品,就是我們在這世上的見證,我們陪伴了千千萬萬素昧平生的人,他們的心情與故事都跟著我們一起寫進這首歌裡,這就值得了-----(當然,若能收到對岸版稅就更完美了,呵呵)
----------------------------------------------------------------

                 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 


詞:沈陵(尤秋玲) 曲:史俊鵬 原唱:史俊鵬


夜已沈默,心事向誰說?不肯回頭,所有的愛都錯過

別笑我懦弱,我始終不能猜透,為何人生淡薄?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090901_983465221678857_4739590785656761567_o.jpg

§玉蘭樹

南投草屯,有座小山,山上有寺,名曰地藏。山門入口,有一棵樹,名為玉蘭。樹下有池,池中有影,影上有瓢,瓢盛落花,花中有心,心中有佛。

玉蘭樹很高,瘦挺的枝幹撐起蔥籠,而玉蘭花就開在葉團裡,翠蓋鑲黃玉,登高望遠,自然出世。寺內的常住法師將擷下的玉蘭花盤繞在透明的花皿中,呈堂供佛。

此刻,玉蘭花在佛前;佛在玉蘭花香中。

然而,在尋常百姓生活裡,玉蘭花卻又帶著濃厚的勞動階級色彩。

夏日赤毒的日頭下,帶著花布斗笠的婦人,身前背著一個塑膠籃盤,裡頭平放著一排排的玉蘭花,或五朵或六朵,用細鐵絲穿過花頸,上頭覆蓋著濕毛巾,趁著紅燈汽車駐足的時間,冒險穿梭在車陣中,試圖引起坐在冷氣車廂裡車主的注意,接引一串廉美的馨香。而通常會搖下車窗的人,是同為在紅塵中拼搏的計程車司機。玉蘭花從溽熱翻騰的人世,轉換到冰涼的冷氣出風口,彷彿也為狹小的空間引來一陣一陣嘶鳴的蟬聲,軟甜的香味,為平民勤奮的勞動,送上一份溫柔的安慰。

出世與入世,玉蘭花隨順因緣,在供養佛及供養眾生之間,無有高下,沒有分別。

         (文 /尤秋玲   1999.12.26 發表於台灣時報)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個女人

                                             (◎尤秋玲     84.4/台灣時報)

 

女人從懂事開始,就被分攤到一些時代包袱,這種負荷隨著生活型態的變遷而有不同的面貌,但重量不曾稍減,只是不能相互比較。

  有幾個「女人」的影像近來不時地來輕扣我記憶的門,他們讓我驚訝到情感在時空被覆下強大的蘊含力,這些在當時視線中平凡淺淡的女人,多年後不用淘洗就在腦海中清晰的浮現,如銅鑄般堅實,黃澄澄地印有一抹沉靜的霉綠。

 

她穿長褶裙,她,裹小腳。

民國五十幾年時的台灣鄉下,外牆抹白石灰的竹篾房還十分普遍,祖母住的三合院就屬這種結構。屋內的地板和屋外的稻埕一樣全是踩硬了的泥土,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隆起的土塊邊上泛著一層滑亮的光。

  正廳對面的那一排房舍,有一間是柴房,堆滿了紮捆成束的乾木麻黃,另一間光線更為幽暗的房間則住了一位老婦。

  老婦並不是我們家的親戚,但似乎已在這裡住了很久。什麼故事使得她晚年一人獨居?我並不清楚,但是她的模樣我還記得。夏天時她總是穿著一件白色麻紗短掛,衣襟上扣著一排同色盤花扣,短掛下面則永遠是一襲黑布長褶裙,裙下露出的腳,綁過的。

  她屋內的陳設十分簡單,一進門是一口小灶和一個水缸,再往裏面靠窗的牆角擺著一張竹製的飯桌。這張飯桌十分有趣,桌面下還有一個隔層,隔層正面有一個可以開關的小門。當時我的身高恰好搆的到這個小竹門,遂經常將它當玩具般地開開關關。這個隔層裏放的是家常用的碗盤,老婦有時也會將吃剩的的菜擺進來,所以我在開啟小竹門時經常會聞到醃蔭瓜的鹹味或是看到一碗墨黑的豆鼓。

  在她屋裏最吸引我的除了這飯桌的小門外,就屬那張黑色大眠床。現在回想起來才發覺這張考究的大床與她屋內其它簡陋的傢俱擺在一起顯得多麼不協調。眠床除了正面之外,其餘三面都由刻紋細緻的床柱撐起,相互接榫的木格還間或鑲嵌著雲紋大理石,靠內牆的那一排抽屜面上有貝殼鈿成的喜鵲與臘梅圖案。帳子雖然已相當陳舊,但是床柱兩側那對銅帳鉤依然醒目。

  飯桌的小竹門對我的同心有著好奇的吸引力,但是我卻不曾﹝不敢﹞爬到老婦這張美麗眠床上去玩鬧。過分美麗的東西總是讓人不敢親近,尤其是老了的美麗,更令人心生畏懼。

  對於當時年幼的我來說,她代表的就是老。衰朽的不僅是軀體,還有環繞在她四週那揮之不去濃濃的遲滯氣氛。我經常在玩耍時經過她的房門口,總是見她靜默地坐在床沿,右手輕輕地摩娑著她的竹杖頭。天氣好的時候,些許陽光從窗櫺中滲透進來,照撫著她側著的半邊臉龐,額頭的細髮有些許蒼白的零亂…,整個畫面像照片一樣安靜,而且是泛了黃的黑白舊照片。

  我所見過裹小腳的女人除了這老婦人之外,還有一位我更為熟悉與親近的,那就是我的外曾祖母。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342814_1735618266480169_9001892504142157035_n.jpg

17352179_10212573700677963_1308484968026301229_n.jpg

20170318_115232.jpg

2017年 3月18日

        外公丁玉書生前有『鹿港活字典』美譽,今年是老人家仙逝10周年,鹿江文藝基金會特邀請大舅丁志達(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回鄉講述外公生平,帶領會場百餘名聽眾,一起進入這位頑石老人一生傳奇。

今天適逢盛會,除了正在國外旅遊的二舅志申未出席外,大姨少華、二姨少智與母親少順與大舅志達,手足難得聚會見面,也留下珍貴畫面。

        外公生前治學與為人嚴謹,史料珍藏詳實,記憶力過人,許多文史工作者都從他老人家身上獲得寶貴一手資料與故事,大舅學歷史出身,承襲外公作風與身教,因此保留下來許多珍貴照片與整理註解,我也才得以在資料中看到母親的生日與結婚日期等家族歷史。

        斯人已遠,典型在夙昔,人格者在離開十年後,依舊吸引百餘人來聆聽他的故事,誠如大舅所言,『道德』是永不墮落的原則!

 

2017年4月1日

        著書演講工作繁忙的大舅丁志達與剛剛環遊世界3個半月回國的小舅丁志申,連袂清明返鄉掃墓,蒞臨知文堂,與母親姊弟三人難得聚首閒聊往事。
3月中旬大舅應鹿江文藝基金會邀請回鄉演講,講述外公丁玉書一生傳奇,獲得熱烈回響。當日下午我回到知文堂就接到台下聽眾電話,希望能購買外公口述二位舅舅整理所著『勿忘草』一書。因為我手邊只有一本(小舅後來告訴我,我手上這本是第一版,也就是外公十年前過世後所印,家族自己收藏之用)因此無法也不便提供。但是有心想了解的人還是不少,國立彰化高中校友會副總幹事楊賜來先生在聽完大舅演講之後,主動聯繫二位舅舅,同時『楸團』要購買大舅所著『古厝斜陽憶鹿港』與外公丁玉書所著『勿忘草』二本書。二位舅舅本著歷史傳承之心,滿足有心之士的需求。也為有心了解鹿港近代歷史與丁家故事的朋友提供第一手珍貴資料與照片。
一個家族的歷史,往往不只是一個家族,而是整個時代的縮影,鹿港丁家正是如此。二位舅舅至今還在書寫,我從小就很喜歡聽故事,期待- ---

1060401大舅二舅與母親在知文堂.jpg

DSCN9119.JPG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青.jpg

知文堂店內有一幅大字,上書『受青』二字。這是書法家楊禮模老師,有一次與天盛國小施校長到訪時,聽到我說起一則外祖父筆記內的鹿港舊事典故,忍不住取來文房四寶,書寫這二字,留茲紀念。
許多來到這裡的朋友或客人,抬頭看到都會忍不住問這是什麼意思?


我的外祖父丁玉書,民國四年出生於鹿港,是丁壽泉進士後代,中學就讀於台中一中,從日本時代至民國時代,一生都服務於鹿港鎮公所,生前有『鹿港活字典』美譽,在他晚年筆記《勿忘草‧鹿港》中,有一段寫道:
在日本時代,鹿港街內有同樂閣、美華樓、昭月樓、朝鮮樓與和平樓共五間酒家,每個酒家酒聽都懸掛花匾以壯聲勢。其中同樂閣酒家第一間酒廳裡高高懸掛著一個紙匾,匾上只寫『受青』二字,無歲次、無落款。外公當時接受的是日文教育,對漢文較生疏,就此請教許多人,皆稱不知其意。後來外公想起堂兄丁瑞圖當時為鹿港製鹽會社取締役(董事),有諸多文化界朋友,故而將此事請教於他。瑞圖伯公笑笑說:『你對那個匾也有興趣嗎?其意簡單,各加一心便明白-』
原來,『受青』各加一心,就是『愛情』,酒家藉此婉轉告知客人,酒家女對你談情說愛都是『無心』的,切莫
以假當真!
有媒體稱知文堂是『愛情書店』,其實也是,這是因為愛情才誕生的書店,所以換個角度講,『受青』有心,就有愛情!
其實要得到『愛情』,真的是看『有心』跟『無心』的投入而已!

 

未命名-2.jpg

DSCN9119.JPG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平洋也出過唱片,還不只一張。
是的,是那個賣便當、當選市議員以及有桃色緋聞之前的『金臂人』黃平洋!
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每當球賽結束後,脫帽向觀眾敬禮,然後臉上沒有太多心情的步下球場---

人生,總有很多角色是階段性的;有些本質始終如一,有些境遇會浮動了心性-----
但說到底,總是不關旁人的事;只是現代人總愛跟在媒體後頭拾些渣渣,作為嚼舌根的材料,酸得很!
-------------------------------------------------------------------
你懂不懂我

作詞 /尤秋玲 作曲/史俊鵬 演唱/黃平洋

我的禮貌走在浪漫之前
清醒與勇氣在天平兩邊
面對妳的心情 很難說明
心意是我最不熟悉的表情

我的深情用微笑來呈現
寂寞與自由在黑夜白天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的情人】是1992年,我跟史俊鵬老師合作,為謝祖武專輯所寫的一首歌,同時也是中視連續劇『木棉花春天』的主題曲。(沒錯,這位麻辣好久的鮮師是出過唱片的喔) 當這首歌搭配連續劇每晚8點播出時,我正準備離開台灣。回到好久沒回的鹿港家裡,那時最疼我的阿嬤身體已經不好了,輪流在我家跟叔叔家住著。那一晚吃過晚飯,我陪阿嬤在客廳著坐著,兩人都很安靜,這時連續劇開始,電視上開始播著這首歌------好一會兒,我像說著別人的事情般:『阿嬤,這條歌是我寫的ㄋㄟ,有好聽無?』

『有喔,有好聽』阿嬤淡淡的,細聲地說。
兩人再度安靜。
(阿嬤你攏甲我騙,你明明聽無國語-----)
後來再回到台灣,阿嬤已經不在了。
那一晚的這首歌,是我們祖孫今生最後共同的回憶。
----------------------------------------------------------------------------------
                     以前的情人

作詞 /尤秋玲    作曲/史俊鵬     演唱 /謝祖武

纏綿的風總是慢慢的走 多情的人多半常回頭
人來人往這麼多 你是不是我最值得等
值得等的那一個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天的風,是一種致命的撩人尤其是鹿港的秋天,鹿港的風。

許多以為過去的隱藏,都會在街頭巷尾一陣撲面而來的秋風中現出原形!

-------------------------------------------------------------------

                       九月的愛情     作詞:尤秋玲 作曲:吳劍泓   演唱:方志耀

是誰在夢中喚我 醒來卻沈默

當秋風抖落輕愁 我錯過什麼 深夜電話中   

溫柔總變成奢求 請不要問我   是否瞭解還不夠 

是誰讓九月遠走 白雲變寂寞

當楓葉寫錯山盟 我錯過什麼

戀戀紅塵中   愛情是如此脆弱 

請不要再說   將來還會有人愛我

所有的誓言化做長夜慢慢思念 

喚也喚不回的心像夢醒黎明

再也無法回憶激情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2-1-2_副本

1925年出生於台中市的王水河先生,今年高齡90歲。

一生未進過美術學校的他,全憑自學跨越美術設計、商業設計、景觀設計、商品設計及雕塑與油畫,

作品自1936年起海內外獲獎無數。

2002年,曾有機會訪問王水河前輩,在此次訪談中紀錄了水河師從早期在台中市和平街水河畫房畫電影看板到年近8旬的藝術創作歷程,

同時水河師也提供許多珍貴照片。現將全文介紹如下:

DSCN9591

【前言】

被廣告業界尊稱為『水河師』的王水河先生,堪稱是台灣最資深的廣告前輩之一。在日據時代,年僅16歲就自行創業的他,憑藉其求美創新、自我超越的精神,不斷開創出新的美學創作型態。除了廣告之外,王水河的藝術創作格局十分廣泛,包括建築、空間規劃、室內設計、家具、燈飾、公共藝術之外,還包括藝術界推崇備至的雕塑以及油畫創作等。而他極具傳奇性、藝術開創性的生命熱情與生活態度,更是值得後輩學習。

 美學天份‧童蒙展現

 

民國14[西元1925]出生於台中市和平街的王水河,父親為日據時代台中酒廠技術員。在家中排行老二的他,從小即展露過人的藝術天份,在就讀國民學校時,就始終是美術比賽的常勝軍,11歲時甚至獲得「日本國第六回森永藝術作品募集二等賞」的殊榮,這也是獲得此獎項的台灣第一人。在生活清苦的日據時代,這個獎項除了榮耀之外,更讓王水河先生得到生平第一筆『財富』─二百元。事隔六十餘年,光陰悠悠但記憶永恆,儘管今生曾獲得的獎項無數,但是望著至今仍被珍貴保存的這面獎牌,王水河先生仍是滿臉笑意。

 

十四歲的師傅,十六歲的少年頭家

 國民學校甫畢業的王水河,首先在一家牙科診所工作,四個月後即受聘至當時的『看板店』工作。由於當時仍是日據時代,台灣從事看板製作的師傅泰半只會單純地於看板上『寫字』,表現較為平板,而從小繪畫拿手的王水河,憑著精緻、細膩的繪畫技法創作出一幅又一服人人稱讚的『美人圖』,甫進入看板店工作,即被榮聘為『師傅』,當時的他年僅十四歲。兩年後,日本人開設的『Lion看板店』高薪聘請王水河擔任店內首席設計師,但因生活上種種習慣的不適,三個月後王水河旋即離開,同時也正式成立『櫻畫房』,創業序幕就此展開,當時,他年僅十六歲。復於光復後,正式更名為『水河畫房』,此時,王水河也開始教授學徒,在往後的年歲裡,王水河一共教授培植了近四百位學生,這些人都成為台灣光復初期台灣看板廣告業的中堅分子。在當時尚無學校教育專授本項技藝科目的時代,對於推動台灣廣告發展,王水河功不可沒。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4276_副本  

透過一些細微的事,才能看見自己的隱藏的內心

這是一種修練,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