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知文看人間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受青.jpg

知文堂店內有一幅大字,上書『受青』二字。這是書法家楊禮模老師,有一次與天盛國小施校長到訪時,聽到我說起一則外祖父筆記內的鹿港舊事典故,忍不住取來文房四寶,書寫這二字,留茲紀念。
許多來到這裡的朋友或客人,抬頭看到都會忍不住問這是什麼意思?


我的外祖父丁玉書,民國四年出生於鹿港,是丁壽泉進士後代,中學就讀於台中一中,從日本時代至民國時代,一生都服務於鹿港鎮公所,生前有『鹿港活字典』美譽,在他晚年筆記《勿忘草‧鹿港》中,有一段寫道:
在日本時代,鹿港街內有同樂閣、美華樓、昭月樓、朝鮮樓與和平樓共五間酒家,每個酒家酒聽都懸掛花匾以壯聲勢。其中同樂閣酒家第一間酒廳裡高高懸掛著一個紙匾,匾上只寫『受青』二字,無歲次、無落款。外公當時接受的是日文教育,對漢文較生疏,就此請教許多人,皆稱不知其意。後來外公想起堂兄丁瑞圖當時為鹿港製鹽會社取締役(董事),有諸多文化界朋友,故而將此事請教於他。瑞圖伯公笑笑說:『你對那個匾也有興趣嗎?其意簡單,各加一心便明白-』
原來,『受青』各加一心,就是『愛情』,酒家藉此婉轉告知客人,酒家女對你談情說愛都是『無心』的,切莫
以假當真!
有媒體稱知文堂是『愛情書店』,其實也是,這是因為愛情才誕生的書店,所以換個角度講,『受青』有心,就有愛情!
其實要得到『愛情』,真的是看『有心』跟『無心』的投入而已!

 

未命名-2.jpg

DSCN9119.JPG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2-1-2_副本

1925年出生於台中市的王水河先生,今年高齡90歲。

一生未進過美術學校的他,全憑自學跨越美術設計、商業設計、景觀設計、商品設計及雕塑與油畫,

作品自1936年起海內外獲獎無數。

2002年,曾有機會訪問王水河前輩,在此次訪談中紀錄了水河師從早期在台中市和平街水河畫房畫電影看板到年近8旬的藝術創作歷程,

同時水河師也提供許多珍貴照片。現將全文介紹如下:

DSCN9591

【前言】

被廣告業界尊稱為『水河師』的王水河先生,堪稱是台灣最資深的廣告前輩之一。在日據時代,年僅16歲就自行創業的他,憑藉其求美創新、自我超越的精神,不斷開創出新的美學創作型態。除了廣告之外,王水河的藝術創作格局十分廣泛,包括建築、空間規劃、室內設計、家具、燈飾、公共藝術之外,還包括藝術界推崇備至的雕塑以及油畫創作等。而他極具傳奇性、藝術開創性的生命熱情與生活態度,更是值得後輩學習。

 美學天份‧童蒙展現

 

民國14[西元1925]出生於台中市和平街的王水河,父親為日據時代台中酒廠技術員。在家中排行老二的他,從小即展露過人的藝術天份,在就讀國民學校時,就始終是美術比賽的常勝軍,11歲時甚至獲得「日本國第六回森永藝術作品募集二等賞」的殊榮,這也是獲得此獎項的台灣第一人。在生活清苦的日據時代,這個獎項除了榮耀之外,更讓王水河先生得到生平第一筆『財富』─二百元。事隔六十餘年,光陰悠悠但記憶永恆,儘管今生曾獲得的獎項無數,但是望著至今仍被珍貴保存的這面獎牌,王水河先生仍是滿臉笑意。

 

十四歲的師傅,十六歲的少年頭家

 國民學校甫畢業的王水河,首先在一家牙科診所工作,四個月後即受聘至當時的『看板店』工作。由於當時仍是日據時代,台灣從事看板製作的師傅泰半只會單純地於看板上『寫字』,表現較為平板,而從小繪畫拿手的王水河,憑著精緻、細膩的繪畫技法創作出一幅又一服人人稱讚的『美人圖』,甫進入看板店工作,即被榮聘為『師傅』,當時的他年僅十四歲。兩年後,日本人開設的『Lion看板店』高薪聘請王水河擔任店內首席設計師,但因生活上種種習慣的不適,三個月後王水河旋即離開,同時也正式成立『櫻畫房』,創業序幕就此展開,當時,他年僅十六歲。復於光復後,正式更名為『水河畫房』,此時,王水河也開始教授學徒,在往後的年歲裡,王水河一共教授培植了近四百位學生,這些人都成為台灣光復初期台灣看板廣告業的中堅分子。在當時尚無學校教育專授本項技藝科目的時代,對於推動台灣廣告發展,王水河功不可沒。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龍濕地1副本

【老天把災難給口湖,口湖卻把文化給台灣 ─ 寫在5/1日口湖大遊行之前】

雲林縣口湖鄉,台灣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區,路,走著走著就成了汪洋!土地貧瘠,但這裡有全台灣品質最好的烏魚子、鰻魚、虱目魚與馬蹄蛤,對了,還有回頭浪子種出的玫瑰番茄......

這個風頭水尾的所在,是民主運動先驅李萬居先生、汪洋中一條船作者鄭豐喜先生、亞洲新鐵人李福恩先生的故鄉,吳繼釗女士從事教育與慈善工作的起點,當然,這個海口也出了道上赫赫有名,喊水會結凍的『阿尼基』。

成龍濕地2

民國97年1月份起,因為編纂口湖鄉志,我與團隊在口湖近乎蹲點似的與總編纂曾人口老師用了4年時間將鄉志完成;而後又二年配合協助牽水狀協會執行口湖牽水狀文化祭。這前後6年時間,與口湖許多鄉親結識,甚至不少人結為好友。這裡的人們,因為環境嚴酷的考驗,做事、做人都很直接、堅毅、刻苦,不來拐彎抹角那一套。

成龍濕地3成龍濕地4

了解口湖的歷史後,發現老天爺特別愛給這個地方考驗。西元1845年農曆6月初七深夜到初八,一場颱風過後的大水災,幾近滅村式的帶走了數千條人命,這也是台灣開埠以來,一地因水災死傷最多的地方。170年來,這個造成口湖先人及大傷亡與傷痛的天災,由最初的各家各戶追緬超度因水災罹難先人的道教儀式,變成了國家重要民俗─『口湖牽水狀』,是屬於全台灣無形的文化資產,不僅吸引大陸學者,甚至日本311地震海嘯過後,日本學者也專程前來了解祭祀超渡儀式對大災難過後生還者所帶來集體撫慰的作用與影響。

數百年來,天災在口湖肆虐的紀錄不勝其數,1986年的韋恩颱風走後,在口湖留下數十年不退的積水,最後形成了生態天堂─成龍濕地與湖口濕地。其中成龍濕地是擁有國際級條件的濕地,近年來在觀樹基金會的策展之下,每年都有國際藝術家在此留下環保材質的藝術創作----(先不論這種活動與在地性文化是否有契合的關聯性)

我發現,天災每每給口湖人帶來摧心的傷害與損失,但是時間卻將這種傷害變成全台灣人的文化與生態資產!痛苦傷害的代價,口湖鄉親在付,而成果,全讓全民共享---,換個角度說,我們都欠口湖鄉親一聲謝謝!

但是就在今年年初,傳出鄉公所不顧居民反對,要在生態天堂成龍濕地與養殖區密集的成龍村興建火葬場的消息(相關訊息與影響,有興趣朋友可以搜尋相關資料與報導)------

明天,5/1日,口湖鄉50年來第一次的大遊行即將登場,鄉民的訴求很簡單─「要溼地、不要屍地」。理由很簡單,天災無法避免,但希望『人禍』可以阻止----祝福口湖的朋友們,為保護家鄉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能如其所願!

成龍濕地5成龍濕地6成龍濕地7成龍濕地8成龍濕地9成龍濕地10成龍濕地11成龍濕地12成龍濕地13  


文章標籤

尤秋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